人內心深處之實態-唯識學

作者:蔡永澤

唯識學是大乘佛教法相宗的宗義,其主要內容在闡釋萬法唯識的妙理,主要在探討人內心深處之實態,用以找回真實的自我。基礎上學習要從唯識學的定義切入,分論五位百法、五蘊、四大、八識、種子等唯識學上基本觀念,深入淺出去一窺此學之奧祕。

基本上,唯識學是一門「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的學問。唯識學的經論及其疏,名相繁瑣,辭意艱深,如以現代人的基本語文能力,不要說不了解它的意義,甚至於讀不通它的句子。

佛家所說的「法」,也就是心理學。假若誠然如此,大小乘佛教,莫不以探究心識為終極目的,而「唯識學」就是專門探究我人心識的一門學問。唯識學其實就是心理學,可說是最精密的心理學;學「唯識學」的目的,就是在於認識我人的心識和環境,了解這兩種執著的生起和作用,進而經由身心上的修習與薰陶,以伏滅執著達到精神上的解脫和自在的目的。

唯識學分為印度唯識學與中國唯識學。印度唯識學以無著、世親兩兄弟論著為代表;中國唯識學論著則始於玄奘並及於其窺基、神昉、嘉尚等弟子之著作。

「唯識(vijñapti-mātratā)無境(anartha)」是唯識學兩大主要特徵之一(另一特徵為轉識成智)。所謂「境」(artha)是指識的對象。唯識無境識表示對人而言,識之外沒有別的客觀存在物,其中識的對象境只是識輾轉變化的影像。

唯識學將人類認識周遭環境之認識功能細分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思量識(梵文稱末那識,mano-vijñāna)、藏識又稱種子識(梵文稱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等8識;或粗分為了別境識、思量識、藏識等3識,唯識學原典中另一個容易混淆的是有關「識根」的描述。所謂根若是指識的肉體器官,為何在原典中沒有敘明第6、7、8等三識之肉體器官為何?甚至經常用六根不淨來形容某人之雜染態度,將本篇應用現代科技對人腦探索之研究成果,來銓釋唯識學原典之第6、7、8識之識根,應分別是腦器官中的哪些功能細胞。也就在唯識學原典中,一直被忽略討論的因素是:唯識與人類行為「習慣」的關係就是人內心深處之實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