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永澤
大抵唯識學可分為「印度唯識學」與「中國唯識學」。中國唯識學論著則始於玄奘並承繼印度唯識學後光大之。「唯識」與「無境」是唯識學兩大主要表徵。我認為其中所謂「境」是指「識」的對象。「唯識無境識」簡單就次說對人而言,識之外就沒有別的客觀存在之物,其中識的對象是由「識」去輾轉變化的影像。基本上過去將唯識學之認識功能細分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思量識、種子識等8識;或粗分為「了別境識」、「思量識」、「藏識」等3識,其中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前6種被合稱為「了別境識」。又鼻、舌、身三識的產生需感官與對象的直接接觸;眼、耳二識則需感官與對象的分離。以我所認知:前五識的功能是用來觀察世間「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狹義的識係指「了別境識」;又「意」這個文字之含意為不斷的思考,所以「思量識」可被稱為「意」的原因在此。
若將藏識簡稱為「心」,則心、意、識三者即包含一切的認識;惟原典的如此用語很容易將代表第七識之「意」與代表第六識之「意識」混淆。唯識學原典中另一個容易混淆的是有關「識根」的描述。所謂根若是指識的肉體器官,為何在原典中沒有敘明第六七八等三識之肉體器官為何?甚至我們經常用六根不淨來形容某人之雜染態度,既然八識為何只有六根?若識根是指根源或根據,則以眼識根源為例:眼識根源不僅要受到眼睛這個器官之所能作為的限制,還需外境之空間、光源、色境及內境之第六、第七識等配合才可能形成「作意」的條件,而發揮眼識功能,否則會形成視而不見現象。如前述複雜之眼識根源描述,已說明原典之識根似乎不是指根源或根據的道理,而是專指識的肉體器官。本文將應用現代科技對人腦探索之研究成果,來銓釋唯識學原典之識根,再者,另一個在唯識學原典中,一直被忽略討論的因素是:唯識與人類行為「習慣」的關係。在人類行為習慣中,最常見就是生活習慣;如吃飯習慣、穿衣習慣、開車習慣、走路習慣、禮貌習慣等皆屬之。習慣機制是將識功能落實於生活中,經實際運作逐漸調整所累積的識機制系統。其中決策者一直到執行活動前,才可偵測出的狀態,稱為識機制之能力狀態別;決策者辨認識能力狀態後,如何依機制規定作出選擇的行動,稱為此機制的識功用行動。如何將原典之唯識學透過上述習慣概念,將其轉換成現代管理科學的學術用語,以展示其管理意義,為本文的主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