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欣妮 /台北報導
在台灣,充滿各式各樣的文化,不論是原住民、客家、殖民時期、新住民文化等,從有形到無形,這些多元文化,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台灣,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有許多文化保存更加困難,特別是無形文化,像是語言、精神、技術、習俗,若沒有透過世代相傳,容易被遺忘甚至消失。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睿至股份有限公司 攜手打造「5G、AI+8K 3D VR智慧博物館」 ,今(30)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行《憶起造舟》影片發布會,透過科技詮釋達悟族拼板舟文化,現場更以環形投影與VR兩種版本同時呈現體驗達悟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故事,欣賞蘭嶼壯麗的自然景觀。
《憶起造舟》描述在台工作的達悟族人回家鄉與父親透過製作拼板舟來尋求歸屬感,拼板舟是達悟族重要的文化及精神所在,從上山尋找木頭到製作及每次回家時都會去整理拼板舟並和它說說話等,更提到在達悟族,男子製作的拼板舟上會裝滿女子種植的芋頭,象徵男子扛起家的同時,女子也正照顧這個家。
透過VR欣賞影片時,彷彿身歷其境,眼前一草一木觸手可及,即便身體不在現場,靈魂及精神彷彿隨著影片中人物的腳步,一步一步感受達悟族文化的魅力,也能更加感受到蘭嶼的壯觀及美麗景色。透過科技設備,沉浸式體驗原住民文化,不只讓人能專心眼前的景象,更能引起好奇心,對於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提供更友善的方式。環形投影的呈現不如VR的真實感,但在景色呈現時,卻給人壯觀、宏偉的感受,有種步行在森林裡的既視感。
文化融合科技,不只是科技應用的跨領域呈現,對於文化的詮釋、保存甚至是推廣都是創新的表現,未來更規劃以大空間多人互動的內容,詮釋達悟族文化,也計畫2025年在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展出,將台灣文化推廣至國際。
許多無形文化,因為缺乏願意繼承、學習的年輕人而逐漸沒落,文字、影像的傳承更缺乏「共識」,而VR的呈現方式,除了更加真實、讓人專注去感受外,也解決時間、地點甚至是語言帶來不便,若能透過VR科技詮釋更多台灣文化,相信除了引起好奇心外,也更能去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精神,對於文化延續更有意義。
環形投影版的《憶起造舟》將於2024年11月1日至28日在臺博館環形劇場展出,展出場次包括每天上午10點、11點、下午2點和3點。臨場感更強的VR版則於11月每週末登場,體驗時間為中午12點至下午1點半、下午4點至5點。詳情請至臺博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