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灌溉服務5.6萬公頃 8萬戶農民受惠

報新聞/記者蔡昀臻/台北報導

原農田水利會自109年10月改制納入公務體系,成立農田水利署,這3年來,讓原農田水利會灌區外的農民有水可用,並強化設施巡檢及清淤機制,提高管理量能及效率,同時,建立公開透明制度,增加建設經費,加速改善老舊設施,提高農業水資源韌性,不僅提升作物產量及品質,增加農民收益,也優化民眾生活環境,有效促進農業永續發展,以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及社會環境的轉變。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用心說明也非常專業。(攝影/蔡昀臻拍攝)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用心說明也非常專業。(攝影/蔡昀臻拍攝)

擴大灌溉服務5.6萬公頃,8萬戶農民受惠

農業部說明,臺灣的地形特殊,山高、坡陡、流急,如果沒有良好的取水、輸水、蓄水、配水設施,一下雨,水很容易直接川流入海,等到作物需要水的時候,就無水可灌溉。因此,健全的農田水利設施及良好的灌溉管理服務是農業永續發展的基礎。然而,過往農田水利會為公法人,屬會員制,僅提供灌溉水給灌區內的農民,而灌區外的農民,就很容易遭受缺水之苦。

擴大灌溉服務 提升農田水利行政效率。(圖/農業部提供)
擴大灌溉服務 提升農田水利行政效率。(圖/農業部提供)

農水署自109年10月成立後,立即針對全國原農田水利會灌區外水資源、農地使用情形、地形地貌等進行調查評估作業,擬定蓄豐濟枯、引水廣佈、取清防污、智慧灌溉、永續共好等五大策略,依據各地不同的水源、地形、作物等特性,制定不同的建設計畫,克服當地不同的挑戰,施作不同的灌溉設施,讓農民有水可以灌溉。經過3年的努力,目前累計受益面積已達5.6萬多公頃,受益農戶達8萬餘戶,這是過去農田水利會數十年來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改制成果非常豐碩。

強化設施巡檢及清淤機制,提高管理量能及效率

農業部指出,臺灣圳路長約7萬餘公里,構造物約20餘萬座,農田水利設施密度為世界最高,農水署平時就進行各項設施檢查作業,確保圳路輸水通暢及閘門啟閉正常,平時農民遇有異物掉落渠道或水路阻塞的情形,亦可隨時就近向農水署各地管理處之工作站反映。

增加建設經費,加速改善老舊設施,提高農業水資源韌性

農業部說明,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強化農田水利設施韌性,農水署成立以後,立即針對全國原農田水利會各灌溉系統進行全面調查評估,並研擬系統性改善計畫,建設經費由110年的41億元,至111年成長為52億元,112年更大幅增加至136億元,讓過去重要卻遲未改善的設施,諸如:進水口、渠首工、調蓄池、倒虹吸工、渡槽、輸水隧道、幹線等得以改善。這3年來,積極改善老舊取水、輸水、蓄水、配水等設施,有效增進這些重要基礎設施的結構安全及運轉效能,並擴增農業水資源年調蓄量能達6,600萬立方公尺,有效提升農業水資源調適氣候變遷之韌性。

農水署各地管理處輔導農民在其田間設置管路灌溉設施,讓農民灌溉更加精準、方便,並提高用水效率,平均節水率可達20%以上,同時,作物產量及品質也得以提升,深獲農民肯定及讚許。為積極推廣管路灌溉設施,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並增進農民的田間抗旱能力,明(113)年1月1日起,將提高補助額度,每戶農民每年最高補助由40萬元提高至每年50萬元,農民如有需求可洽該署各地管理處申辦。

公開透明有制度,興利防弊皆有成

農業部進一步說明,農水署成立後,立即邀集相關機關、專家學者等,制定相關典章制度,並加強教育訓練,使全國各地管理處員工以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作業方式,辦理各項農田水利業務。在健全的制度下,農水署成立短短3年內,即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國家卓越建設獎、公共工程金質獎、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等多方肯定。另一方面,改制前農田水利會人員多達257人遭法院判決有罪;改制後,迄今無人遭法院判刑,連遭地檢署起訴都沒有,顯見農田水利改革,不論在興利或防弊,皆卓然有成。

由農民延伸至全民嘉惠

農業部進一步表示,農水署近年來在建置灌溉系統或改善農田水利設施的同時,也會善用隙地,透過植樹、環境整理等方式,營造良好的親水空間,優化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改制後的農田水利事業,不僅提升農作物產量及產值,增加農民的收益,同時也發揮滋潤大地,調節微氣候,補注地下水,豐富農村景觀,優化民眾生活環境的功能,嘉惠對象由農民延伸至全民。

最後,農業部強調,農田水利會改制納入公務體系,即是政府整體施政之一環,受民意機關乃至全體國民之監督,改制迄今3年,各項成效已陸續呈現,未來將持續深化改革,期盼各界持續支持農田水利各項革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