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甘我屁事專欄
文:周天民
我們有文化,但是沒有生活,於是無法產生美感
走在佛羅倫斯的石板路上,抬頭望去都是幾千年的歷史痕跡。走在台北的柏油路上,抬眼望去都是比大比亮的招牌扛棒。我每走一次就嘆氣搖頭一次,到底是為什麼我活在這麼沒有美感的城市?台灣的建築法規是嚴格的沒有彈性的出名,但是矗立在街頭的我們稱為”建築”的東西卻似乎是沒有邏輯可循的缺乏美感。
眼抬太高容易傷心,那麼把目光放低一點,看看街上的人吧。我常常覺得要把夜市擺攤賣衣服的人通通都抓去關起來。這些人幾乎是對於市井小民美感養成最具影響力的一群人,但是對於美感的敏感度通不太高。想一想要一個每天為生活打拼忙著進貨送貨擺攤的甘苦人去上個美學的課程似乎太強人所難了! 所以所以,這不是上個美學課程就能解決的事情,這一定跟生活、跟文化有關。我們缺的不”
說自己沒文化一定很沒說服力,我們先來探討一下文化在哪裡。
在我的年代,4、5十年前的教育是從5000年的偉大中華文化的讚揚開始的。這幾年台灣本土意識抬頭,中華文化之外,我們也慢慢開始審視本土的屬於台灣自有的文化。近年來被整理出來的本土文化,最能被了解的就是食物文化,但是對於美學、視覺、或是建築等相關的文化,似乎還停留在跟原住民相關所產生的內容。從都市景觀來看,去除掉了日式、以及西班牙、荷蘭殖民所留下的痕跡之外,最多數做具代表的建築語彙竟然是二丁掛與鐵皮屋了。
二丁掛與鐵皮屋跟夜市的便宜成衣在邏輯上很有共通點。曾有一位新加坡建築師朋友問我,為什麼台灣的建築用那麼多二丁掛? 也有一位法國在台工作的設計師一直追問我,台灣style是甚麼? 除了藍白拖及蚵仔煎,我實在很難完整的回答他的問題。
有一年代表台灣到印尼參加一個室內設計的年會,其中有一天是晚宴,規定參加者必須穿著自己國家的傳統服裝。一開始很自然的反應是接近唐裝、旗袍之類的服裝,再進一步思考認為應該找出屬於台灣自己的服裝,單是發現沒有這件事,不像泰國、印尼、日本、韓國,很容易辨認是屬於哪個國家的傳統服裝。 “沒有真正能代表台灣的傳統服裝”。最後帶我穿了在台灣租的阿美族的衣服參加晚宴。阿美族的服裝果然很美麗,得到會場大多數人的關注。我還記得有位澳洲朋友問我,我們平時上班上課都這樣穿嗎?
這個時候其實是沮喪的,無法從服裝或是配件上來表現我國的文化,相對於其他國家都有很鮮明的文化色彩,我又在深度思考文化這件事。
有人說台灣的文化就是一個世界的綜合體,混和了歐洲、日本、東方的綜合體。的確也是這樣,經過了這麼長久的異國統治,混進了好多很有意思的文化。但是直到目前,我們對於設計都還算忠於原本的文化精隨,對於真正融合各種文化、各種特點的設計,還沒有看到整理的很好的作品出現。我們很容易看到很具有異國風情文化的設計美感,但是歸納不出到底甚麼是屬於自己的美學。
我認為,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的生活。
我們忙著在空間中置入元素,忙著使用最新的材料,忙著要放進最先進的設施,卻忘了我們自己的生活。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ngus Deaton)在其代表作”財富大逃亡”裡說到,”你必須先活著,才能有美好生活。”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為了生存,放棄了生活。
生存是為了能付出下個月的房貸、車貸,為了小孩下學期的學費,為了要繳的卡費,為了那件新衣服。忘記了好好喝杯咖啡放空不要追劇,好好吹吹風不要自拍,好好看本書不要上賴,好好去想了很久的地方旅行不要PO FB,好好地做自己。我們太多牽絆,覺得家人不會同意,覺得工作夥伴會抗議,覺得長官會眼紅。
但是沒有了生活,很難產生文化。當我們在過別人的生活,產生的都不是我們要的文化。
沒有了文化,怎麼談美感?談的都是別人的美感,是日式美感,是歐式美感、美式美感…。
精細化的文化,才會產生美感。從生活裡提煉出的細節,進入了我們有意識的判斷,為了一個順眼的顏色反覆定奪,在過程中,產生了文化,然後幻化成美感,屬於自己的美感。
我期待,每個人都有自自己的生活。那麼,數十年後,我們可能可以產生真正屬於這個美麗島嶼的美麗文化美感。
作者周天民先生,從設計師跨界到老師,他活出了多個版本,讓別人看到的,永遠只是他的一部份。他一直相信奉行著這個信念——如果人生只能活一次,那這輩子一定要體驗更多精彩的生活方式,不為自己設限,無止境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
室內設計碩士 美國薩凡納藝術及設計學院
美國名人錄 1999年
曾獲 紅點、IF設計獎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副教授
亞卡默設計主持人
金山暮光民宿老闆
Akuma CACA 咖啡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