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青
擁有再多,也比不上一個令人感動的經驗。
一座城市的藝術活力,代表著當地經濟文化類觀光和名聲,完全反應在人們對於藝術活動的支持和參與。走一趟台北南港展覽館,第四屆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會場,感受一下,藝術讓人多麼熱血的感動 !
「擁有再多,也比不上一個令人感動的經驗。」台灣藝術家董承濂以十萬多片手工製的鏡面馬賽克,結合燈光、律動與音樂的作品《若水》,突破了藝術不一定是繪畫,「而是一個經驗」的界限;今年在公共藝術展區「實境計畫」中,有幾件提供觀眾進入藝術作品中的沈浸式體驗,過程新鮮有趣。而且每個人都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的互動,使人更貼近藝術。
音樂烘托下,待在這個場域中,躁動的心逐漸安靜下來,甚至在作品內進行冥想完成愉悅而平靜的體驗。這也是董承濂在疫情期間,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做完的創作。
來自德國概念藝術家歐拉夫.尼可萊(Olaf Nicolai),一件名為《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How to fancy the light of a candle after it is blown out)》的作品,以互動裝置記錄觀眾於黑暗中探索的片刻,將每個人的影子和光放進作品。
藝術家創作核心是,光線可以把玩嗎?在紫外線影響下發光的螢光牆面前,一場「體會前一秒才發生,卻已經存在過去的事」,體驗了「被光收藏」的一場遊戲。
還有包括來自日本畫廊,源自藝術家森萬里子(Mariko Mori)對宗教歷史的研究,透過堅硬、透明且泛有霓彩的最新雕塑,不同的觀看角度所產生的折射,有如淨化的神聖之光;當然台灣人很熟悉的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和名和晃平(Kohei Nawa)的作品聯展。